年近歲晚,該蒸糕了﹗
可是每當想起室外氣溫三十多四十度,
屋子已經像個大焗爐﹗
再加上蒸糕的爐火,
爐中爐,吃不消啊﹗
可是遊卜時看見人家各式各樣的糕糕,
又心癢難耐﹗
因此,每年的糕糕總是姍姍來遲。
今年好多了﹗發現了史前最偉大的發明....
焗爐蒸糕法
看見人家有焗爐版的蘿蔔糕,
想起了西人也愛用 hot bath的方法焗甜品或布甸,
效果跟隔水蒸差不多。看來這方法是行的﹗
況且可以同一時間焗六小盤,
比用鑊蒸來得省時。(因為我家的鑊每次只可以蒸兩小盤)
二話不說,備料開壇﹗
焗了兩爐,
六盤蘿蔔糕和六盤桂花馬蹄糕,
效果不錯。
蘿蔔糕
桂花馬蹄糕
剛出爐的馬蹄糕(忘了替蘿蔔糕留影﹗)
焗蒸法大披露
依食譜將混好的粉漿放入糕盤。
再將糕盤放入大焗盤內,要預留空間。
用baking paper替糕糕「敷」面膜保濕
再以錫紙將大焗盤包好,中間不要太貼糕面,可以在焗盤邊以「打摺」方式,
讓錫紙「拱」起,製造多點空間讓水蒸氣流動。
要留小開口以免水蒸氣倒留糕面
先把焗盤放入焗爐,再把熱水注入大焗盤內,約半至四分三滿。
今次用了220度,45分鐘。
效果大比拼﹕為了比較效果,特別用傳統方法蒸了三小盤。
焗爐版糕面較乾,但糕身依然濕潤。
傳統版糕面較濕潤
註﹕此方法仍在測試中,所以未有準確的爐溫與時間的數據,
請因應糕的厚薄大小,自行調較。
食譜(參考方太食譜之糕餅點)
蘿蔔 800g
粘米粉 150g
澄麵 4 tbsp
水(可用清雞湯+蘿蔔水) 約一杯
我只參考材料比例,至於其他配料則隨意。
做法請參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