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1日星期四

親親

生活在一個西方國家,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文化上的衝擊。在這些文化的差異之中,有部份是「必修」課,一定要適應的;而有部份則是「選修」,可變可不變。


簡單如打招呼,都可以有迥然不同的方式。中國人多習慣了點點頭、揮揮手,又或是握握手、拍拍膊頭等;西人卻往往除了握手之外,會加上擁抱,還有很多時候會親親面頰。


老媽子是學校裏面唯一的華人,同事們都好熱情,她們總會在say hi & bye的時候來個擁抱,親親面頰的當兒,還會發出「啜」的一聲。每次大家興高采烈地道別擁抱之際,來到我面前都只是靦腆地跟我揮揮手,看得出她們明白一般華人是比較拘謹,生怕把這位華人同事嚇跑﹗這情景令我想起了喜劇中場面,洋人伸手待握時,華人卻打躬作揖;當洋人作揖時,華人卻又把手伸出來。如此有趣的情景在最初的時候經常發生。


後來某年的生日,一大清早,她們紛紛「吻賀」;仍記起那一刻,竟然有點措手不及,根據她們事後形容,是僵僵的佇立著跟人家擁抱。


不過從此之後,也慢慢習慣了﹗可是心裏總是有個疑問,親親面的時候,該是左右左﹖還是右左右﹖有時候也就只親一下,有時候是三下...,究竟怎麼才是正確﹖


最後還是向其中一位同事問個究竟,她認真地想了好一陣子,回答我說﹕原來她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順其自然就好了﹗


我再問她,若果大家沒有默契,豈不是有機會「親咀」﹖


她看認真的態度,強忍笑意,教我先看對方的「來勢」再決定自己的「去向」;她一面說一面以動作比畫。


最後,當然大家笑個涕淚交流﹗


原來打招呼也有這麼多學問啊﹗

8 則留言:

  1. 左右左? 咪頭都暈埋?!
    咁你依家有無「啜」一聲呀?

    回覆刪除
  2. 睇完你篇大作,不自覺發出回心微笑,因為我也曾過疑問﹕究竟要親邊一邊先呢?同埋要親幾下先叫夠呢?

    回覆刪除
  3. 我只習慣抱抱, 至於親面, 還是會有害羞與不習慣啦~HAHA

    回覆刪除
  4. 終於有野睇啦... 咁樣比人啜, 塊面咪會有好多口水囉... 唉......
    我都試過say bye既時候來個擁抱, 就係我姑奶及她的女兒們, 可能移居美國多時, 都會帶點洋人的舉止.

    回覆刪除
  5. 咁記住要大聲啲啦, 我撞聾架喎~~~

    回覆刪除
  6. 中國人比較怕羞,不善於表達。妳應該習慣西方國家打招呼的方式吧

    回覆刪除
  7. 你好有文化見識呀

    回覆刪除
  8. 比我都一定做被動嗰個,你點嚟,我點去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