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

原來如此【子薑】

薑是老的辣,可惜老薑太貴了﹗快要突破二十澳元一公斤﹗


所以所有「耗薑量」大的餸菜可免則免。


子薑較平宜卻都要差不多十澳元一公斤,還好後園有少量出產。


這都是把薑芽的一截埋在土裏長出來的,不過生長速度奇慢,索性把心一橫,統統拔起來,好讓土地可以歇息一會﹗


原來薑是這樣子生長的,還是頭一趟看見啊﹗




這棵用水種作觀賞用



長出的薑是綠色的,跟土種的不一樣啊﹗

2009年5月30日星期六

粉墨登場

今晚終於公演啦﹗


感謝神﹗縱然大雨滂沱,但仍坐無虛席﹗


總綵排由下午四時開始,最初似乎不太理想,「蝦碌」連連﹗心裏總有一丁點兒不踏實﹗


最後由牧師帶領下作了一個演出前的禱告,便得開始進入倒數。頃刻間大家開動了 turbo引擎,化妝、服裝、道具、場務、音響...各就各位,好認真啊﹗


說實在的在臨出場前的一刻是最緊張的,只是當站到台上,燈光一亮,便自動投入角色了。我的角色是甚麼﹖


不就是自己囉﹗一個普通不過的家庭主婦﹗沒啥難度,只是有某些場口要配合歌詞而矣﹗(我倒認為這比記台詞更難﹗)


最開心的是三幕戲一氣呵成,沒有出錯,竟然沒有「蝦碌」,一次也沒有﹗


哈利路亞﹗相信除祂以外,任誰也沒有能力行這奇事﹗


當然大家都有悉力以赴﹗


隨後有訊息,也有茶點﹗


最開心的莫過於所有冒雨而來的朋友,當然還有很多「網中人」的鼓勵﹗


看﹗這都是祂給我的祝福﹗


由於官方劇照片仍未正式發表,唯有先登幾幀花絮照吧﹗





劇中的兒子



劇中的老公及損友



幕後代唱(她的歌聲簡直繞樑十日啊﹗)


 

2009年5月29日星期五

迷霧五月天

北半球的香港,五月該是艷陽天。


南半球的澳洲,五月卻是深秋。


還有兩天便正式步入冬季了,今年的天氣特別怪;冷得特別早,滿以為今年的秋天爽約。可是早幾天竟然回暖,更出現了濃霧﹗




清早起來,往屋外看,一片迷濛,猶如置身仙境之中。


這情況以往經常在春天出現,


如今秋天也來分一杯羹﹗


看來老天爺的季節程式也出現了亂碼﹗


 

2009年5月28日星期四

鄉味【荔枝乾】

小時候總認為「故鄉」是一處好遙遠好陌生而又神秘的地方,可是那地方卻住了好些爸媽的至親。


從出生至八歲,跟祖母可以說是「零交流」,只是每月被迫書信來往,所以每次要寫「祖母大人」.....的時候,心裏總嘀咕著幹嘛祖母要搬到那遙遠而神秘的「故鄉」,害我要多交一篇文章﹗


那時候就是如此的少不更事,更不知政治為何物﹗父親是以渡海泳的形式「移民」香港的啊﹗在未清楚局勢之前,那會謬然回鄉﹖


直到八歲那年才由媽媽和姑姐帶著我們第一次回鄉,那種凝重的氣氛令我覺得「故鄉」是個好沉重的地方,媽事前已再三告誡我們幾個小孩不可以「亂」講說話,也不可以胡「亂」發問,可是這「亂」的定義卻是那麼虛無縹緲,真的會怕我們幾個小鬼來個「五胡亂華」嗎﹖


亦因此視回鄉省親為一件苦差,不過當中最令我留戀的只有各式家鄉的食物,當有有一種是用眉豆做的粿,也有炒米餅、龍眼乾、荔枝乾、菜乾等等,然而荔枝乾是我的至愛。


自國內開放後,每年暑假都會回鄉探親,伯父有個荔枝園,堂兄總會帶我們跑到園裏,爬到樹上,喜歡那顆便挑那顆,吃夠了便又跑回祖屋繼續玩耍﹗每次祖母總會把一大包自己晒製的荔枝乾讓我帶回家慢慢品嚐﹗


但是好奇怪﹗我並不太鍾情於新鮮荔枝。因為每趟回鄉啖荔,總會給蚊子螫得像101 斑點狗,滿身的包包癢得要命,怕怕啊﹗


每次吃著荔枝乾,總會想起祖母,也想起爸爸的故鄉﹗


可是打從工作之後也就很少回鄉了,及至祖母過世以後,荔枝乾也漸漸地從記憶中淡出了﹗


味覺的記憶體漸漸地被各式各樣的零食美食填滿了,心想也忘了荔枝乾是甚麼味兒,畢竟廿多三十年沒有再嚐過它的味道﹗


可是原來跟這味兒重遇的時候,會是那麼激動﹗那麼窩心﹗跟祖母的感情不算太親厚,可以細味著荔枝乾的當兒,想起了祖母,也想起了故鄉一切一切......,是故鄉的味道啊﹗



小Harry送給我的荔枝乾



荔枝乾的故事﹕


老媽子之所以有幸再嚐荔枝乾,要鳴謝小Harry的爺爺。Harry是我的學生,是個中澳混血兒,那天午膳時間看見這小子在「噼噼啪啪」的在剝殼,那東西看似荔枝乾。問他那是甚麼,他說是 lai-chee,心裏正在納罕,奇怪他爸爸雖是中國樣子可是卻不懂中文,何來這古老十八代的「口果」﹖


放學時問Harry媽媽這荔枝乾從哪裏買來的﹖原來是Harry爺爺自家製的,用dehydrator製的。想不到第二天早上,小Harry給我送上了一小包珍貴的荔枝乾。急不及待立刻吃了一顆,對呀﹗就是這種味兒﹗小Harry滿臉狐疑的看著我,心想﹕老師真饞嘴啊﹗

2009年5月26日星期二

再踏台板

對上一次踏台板是廿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是婚前「息演」之作啊﹗


事實上並非特別喜愛站在台上,在強烈而熾熱的燈光下,看著黑壓壓的觀眾席,有種怪怪的感覺,我在明你在暗啊﹗只是基於「職業上的需要」,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


可幸的是,每次總有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到台上,也弄不清是自娛還是娛人﹗


年青時有一段日子是在排練與綵排之中渡過,每每下班之後跑到場地,啃過飯盒便又得「走位」了﹗


這種「瘋狂」的歲月隨著婚後也就漸漸淡出了..............。


沒想到廿多年後再來一次,這次移師往南半球。


今之的演出是教會的粵語音樂劇佈導會﹗老媽子就是擔當老媽子的角色啊﹗度身訂造吧﹗


這次的演出跟以前不同,以前是為了自己的興趣,今次是為了傳福音。


這劇籌備的時間有點倉卒,當中遇上了些許技術上的問題;最攪笑的莫過於要一班唔識字ABC演員唸中文對白,有好幾位要把英文拼音寫在劇本上面。


仍記得有一幕我的對手要講這麼一句對白,他說﹕「我同佢老友鬼鬼,佢唔會跌我嘅﹗」



 


老媽子一下子忍俊不禁,接不上下一句對白。他將那個「跣」字讀作「跌」﹗最後唯有替他加上注音(sin)。


此外出現了好些舞台候群症,包括了「走錯位」、「漏對白」、「甩咀」、「發台瘟」等等,應有盡有﹗因此每次綵排,笑的時間佔了大部份,人家還以為我們在演喜劇呢﹗


不過大家都有個共同的信念,就是要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把要傳遞的訊息準確地傳送出去。


我們深信﹕「We try our best, God do the rest!」


當晚的主角只有一個.........就是祂﹗


就讓我們把這一切交託禱告之中﹗


 

2009年5月24日星期日

糉子飄香(製作篇)

糉子其實是一門手工藝,單單用上幾片竹葉和鹹水草,就可以變出不同的造型。有長長的龍兜糉,也有小巧的一葉(即是一口糉);我從少就只懂「駝背糉」和「直背糉」。其實這是媽媽起的名稱,「駝背糉」是有五角的那種,外型像金字塔,包的是鹹味的餡。而「直背糉」即是只有四個角,扁平成枕頭狀的,包的是梘水和豆沙餡。


此外要鬆緊有度,鹹肉糉要把繩子扎得緊緊的,而梘水糉則要鬆啊﹗


要知道一隻糉子是如何誕生的﹖


請看下圖,自有分曉。



圖一﹕先用兩片竹葉以左疊右,再右疊左的方式摺成一個兜。


用食指及中指把兜尖 「hold」住。



圖2﹕入餡


注意﹕糯米和綠豆要層次分明,勿讓綠豆混到米中。



圖 3﹕收邊



圖 4﹕扎繩



放入盛滿冷水的大鍋內,水滾後轉中火烚個半至兩小時,視乎糉子的數量和鍋的大小。我今次每批15隻,用了1個半小時, 熄火蓋上鍋蓋燘焗1小時。


之後取出放涼之後可以放入冰箱儲存。

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

糉子飄香(材料篇)

印象中在香港的端午節,總是跟炎熱、考試和香港小姐選舉湊在一起﹗


記憶中自懂事以來,媽媽每年都會包粽子,除了自奉之外,更會送給親戚作賀節禮物。家中的廚房也就變成了工場,一批批的鹹肉糉和梘水糉堆滿每個角落,屋子裏瀰漫著粽葉的香氣,這是端午節的氣味﹗


包粽子的手藝也就是如此這般訓練出來的了﹗


移民之後,每年都會包糉子,不為甚麼,就是愛那種氣味,那種感覺﹗


更怕媽媽的手藝會失傳,得好好練習啊﹗


今天總算在百忙中抽出數小時,包了三十隻糉子。看來除了手藝之外,送人的習慣都是遺傳自媽媽。




今年用的糉葉其實是去年的存貨,竟然發現了「稀世奇珍」﹗猜猜會是甚麼﹖




就是這堆「鹹水草」,在澳洲是找不著的,以前只用棉繩代替。今次這些鹹水草是夾在糉葉內出售的,驚喜啊﹗


材料方面﹕


糉葉


鹹水草 / 棉繩


糯米 (洗淨用水浸三至四小時,瀝去多餘水份,加少許鹽和油撈勻。)


去衣開邊綠豆(洗淨用水浸二小時,瀝去水份,加少許油撈勻。)


鹹蛋黃 (因為太「高」膽固醇和太「貴」價錢,所以一開四。)


五花腩 (兩日前用糖、老抽、生抽、五香粉、酒等醃好。)


                                           粽葉﹕用熱水浸過夜,然後洗乾淨。



 



萬事俱備,就可以準備包粽子了﹗


至於包糉子的過程,請留意下回分解﹗

2009年5月21日星期四

親親

生活在一個西方國家,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文化上的衝擊。在這些文化的差異之中,有部份是「必修」課,一定要適應的;而有部份則是「選修」,可變可不變。


簡單如打招呼,都可以有迥然不同的方式。中國人多習慣了點點頭、揮揮手,又或是握握手、拍拍膊頭等;西人卻往往除了握手之外,會加上擁抱,還有很多時候會親親面頰。


老媽子是學校裏面唯一的華人,同事們都好熱情,她們總會在say hi & bye的時候來個擁抱,親親面頰的當兒,還會發出「啜」的一聲。每次大家興高采烈地道別擁抱之際,來到我面前都只是靦腆地跟我揮揮手,看得出她們明白一般華人是比較拘謹,生怕把這位華人同事嚇跑﹗這情景令我想起了喜劇中場面,洋人伸手待握時,華人卻打躬作揖;當洋人作揖時,華人卻又把手伸出來。如此有趣的情景在最初的時候經常發生。


後來某年的生日,一大清早,她們紛紛「吻賀」;仍記起那一刻,竟然有點措手不及,根據她們事後形容,是僵僵的佇立著跟人家擁抱。


不過從此之後,也慢慢習慣了﹗可是心裏總是有個疑問,親親面的時候,該是左右左﹖還是右左右﹖有時候也就只親一下,有時候是三下...,究竟怎麼才是正確﹖


最後還是向其中一位同事問個究竟,她認真地想了好一陣子,回答我說﹕原來她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順其自然就好了﹗


我再問她,若果大家沒有默契,豈不是有機會「親咀」﹖


她看認真的態度,強忍笑意,教我先看對方的「來勢」再決定自己的「去向」;她一面說一面以動作比畫。


最後,當然大家笑個涕淚交流﹗


原來打招呼也有這麼多學問啊﹗

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

高人﹗﹗﹗

星期天的早上,一如以往,買咖啡前總會走進這家台式麵包店;也如常地拿起夾子和托盤,老半晌也拿不定主意。這店子雖小,但包包的品種繁多,而且造型可愛,愛吃愛煮的老媽子,少不免要趁機「偷偷師」﹗


最後還是選了菠蘿包和雞尾包,其實每個星期的結果都是一樣,但之前卻總是花上好一段時間「選包」﹗


正當把當選的包包夾起,放上托盤的當兒,身旁的一位大叔竟然使出獨門的點穴秘技;他一手拿著托盤,另一隻手「反手」用手背在那盤腸仔包上,「蜻蜓點水」式替每個包子點穴,可幸他的功力深厚,包包上絕不留痕﹗厲害厲害﹗


他倒是手勢純熟,該是「高人」吧﹗我在旁邊看得瞠目結舌,一下子反應不來,可是雙手卻下意識地把自己那盤包包緊緊擁著。大叔氣定神閒地「徒手」挑了幾個「熱包」,付款之後長揚而去﹗


看著那批落選的腸仔包.....,想起剛才的情境.......。


有點噁心..........


回過神來,付款時告訴售包姐姐,她也一臉無奈地說,著實有很多這類不文明的人啊﹗更可恨的是,絕大多數更是華人﹗


人的自重和自知、自律是好重要的,我不清楚那位「高人」的成長和生活背景,或許他認為一個「熱騰騰」的麵包比一切都重要吧﹗


既然已選擇了作客他鄉,就不要丟炎黃子孫的面,難道要麵包店發起「文明買包」的行動不成﹖


看來會有好一段時候不會再買腸仔包了,那心理陰影著實揮之不去啊﹗


 

2009年5月16日星期六

如果可以咁 Learning

朋友轉寄了這封有趣的電郵﹕


名為【人生何處不 Laughing】


忽發奇想..........如果可以這樣學英文生字,頗有趣吧﹗


 



人生何處   laughing Innovative Poem



閉上眼好好 thinking


人生就像一幅 painting
點點滴滴如何 coloring
還看你今怎樣 planning
 
有人怨天尤人經常 crying
有人餐搵餐食掛住 shopping
有人遊戲人間鍾情 playing
有人空談理想齋 talking
 
也有人永不停步不斷 struggling
像薛家燕雖然百病纏身令她 suffering
但為了子女將來的美好 living
依然不理手術後傷口仍在 paining
繼續拍劇繼續 working
令聞者 worrying
聽者 touching
都說母愛永遠最是 shinning

當時光列車不斷在身旁高速 passing
頭上白髮告訴你青春不會 waiting
你不期然開始 wondering
為何幸運之神總是未有 coming
前路彷彿有著數之不盡的蕉皮令你 slipping
成功的燈塔卻遠在天邊未能 climbing
莫非永遠龍游淺水,就像那條座頭鯨? swimming

想當初百多元買入匯豐當作 saving
誰知股票竟一再 falling
怎不教人 shocking
既然捉不到高位沽貨的  timing
又經歷身家大縮水的 losing
開始看透富貴只如天際 clouding
這分鐘享受 winning
下一秒卻只有 nothing

何不找一個陽光普照的 morning
走到郊外試試 hiking
聽小鳥無愁地 singing
看地上蟻群悠閒地 walking
還有風聲蟬鳴蛙叫讓你 listening
再放眼 looking
天上飛鳥自在地 flying
是不是很好 feeling

誰說人生 boring
看大自然的 amazing
感受活著的 pleasing!
來吧! do something
不要沉迷於 drinkingsleeping
總有人令你 missing
總有目標讓你朝著 running
哪怕 dying
哪怕 raining
信自己是最 charming
替自己在生命冊上預留一個 booking



寫下無悔今生的 happy ending

 



最後讓我們 ask for God's blessing!


 


 

糯米雞之變奏

天氣漸冷,不期然想起了華姐姐的印尼糯米雞。


特意買來蕉葉,可惜最後因葉子太脆弱,百孔千瘡。最後只好「棄車保帥」,放棄用蕉葉,來個變奏。



由於老媽子煮食時習慣了隨意,以下份量可加可減。


材料


糯米    3杯(米杯)


雞柳    300g


椰汁   1小罐(約200ml)


蒜泥   1 茶匙


調味


ground coriander              1茶匙


*鹽                                   少許


*雞粉                              少許


 


1. 先將糯米浸 2 至 3 小時,隔水蒸熟。飯剛熟加入椰汁拌勻,再蒸 10分鐘。


    *因為老夫子不愛椰子味,所以我的變奏版沒有加椰汁,改為加入少許鹽及雞粉。



2. 雞柳先蒸熟(我今次放飯面蒸),將已熟的雞肉拆絲或剁碎。加入ground coriander


    及加入鹽、豉油調味。



 


3. 以少許熱油將雞肉碎略炒,備用。


4. 取一方型餐盒,先放一半份量的糯米飯,略壓。



 


5. 放一層雞肉碎。




6. 最後將餘下的半份糯米飯放上。




這個可以切成方塊,像米糕一樣﹗


基本上可以冷吃或熱吃,但個人認為熱騰騰較好味﹗


 

夠斤兩【合掌瓜】

近期在我家的晚餐菜譜中,合掌瓜點擊率最高,差不多隔日便出現餐桌上。


無他,只因園子裏的合掌瓜不斷有供應,省卻小部份買菜錢﹗


不過要花點心思替合掌瓜變換不同的形象,所以煲、滾、炒、炆、烚統統派上用場,還要替它多配不同的搭檔。


縱是如此,吃著自家出產的瓜,其味無窮﹗


昨天更收割了一個差不多500g的大瓜瓜﹗



這個就是頂瓜瓜咯﹗450g



瓜不可以貌相,看見那尖刺嗎﹖是個老瓜唷﹗



怎麼兩個走在一起會多出14g﹖



小瓜



躲在角落有點變形的瓜

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姑s。菇s

這是兩位亞姑和兩種菇的故事﹕


今早走過蔬果店,看見斗大的字寫著 Mushroom Special,眼前一亮﹗


二話不說,執起紙袋,手眼並用往蘑菇堆中挑呀挑﹗與此同時一位西人太太卻在傘菇叢中揀呀揀﹗


基於師奶的本能,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停留在對方面前的菇叢上,若有所思....


頃刻間,大家相視而笑。


「東方亞姑」和「西方亞姑」的話匣子也就打開了........


East meets West.......


西姑教東姑焗肉碎釀傘菇,


東姑教西姑雜菜雞柳炒蘑菇,


最後各自多買一包菇,從此各自的家常菜譜中多了一道菜。



本來只買了蘑菇,最後也買了傘菇(Umbrella Mushroom)



                                                              傘菇比飯碗還要大哩﹗

2009年5月12日星期二

野草﹖野菜﹖【草頭】

草頭是野草﹖還是野菜﹖



它的樣子跟clover(三葉草﹖還是四葉草﹖)相似,不過clover的葉片是心形的,而草頭的葉稍是尖的。而且葉面是淨色的沒有花紋,有花紋或斑點的不能吃啊﹗


以前我以為它是野草的一類,沒有多看一眼;要是在園子裏出現,肯定是「拔無赦」﹗


原來它是野菜,是一位由重慶來的朋友教曉我的;難怪很多時候看見晨運的公公婆婆人人手執一袋,最初以為是摘嫩草餵飼寵物哩﹗


心裏也暗忖哪來這種多啃草的寵物﹗


原來在上海一帶,我想是以前吧﹗人們總愛在郊遊的時候摘一把草頭,回家加點蒜粒,用熱油快炒,再灑點酒,少許鹽巴,就成了美味的一道菜。



他們稱草頭和馬蘭頭等為野菜,是因為它生長在郊野。這個可不是日本的野菜;日本的野菜是泛指一切的蔬菜。


以前多是在公園採摘,今回可好了,因懶得福﹗竟然在後園的野草間找著這野菜,馬上把嫩葉摘下來,今晚可以加菜了﹗


不過....問題來了﹗後園的野草該留下來嗎﹖

大鬍子【西芹】

每次走到後園收割,心情就像領取成績表一樣。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真的一點也沒錯﹗


看今季的成績表.....強差人意﹗


是懶惰吧﹗也認了﹗


只有兩棵「細碼」的西芹,還有兩棵像蔥的紅洋蔥﹗


拔出來才知道,原來西芹的根是好可愛的啊﹗


像個大鬍子﹗




西芹有半米長,那濃濃的香味倒像唐芹﹗


用來煮雜菜湯最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