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日星期五

教我如何不愛他﹖

老媽子工作的地方是一所學前幼兒中心,主要讓小孩於入讀小學前來個熱身,熟習幼稚園的一般上課模式。這裡與香港不同,法例只規定小孩於5歲入學,而幼稚園歸納於小學內,所以小學是七年的。理論上學習知識的起點是幼稚園。正因此工作上沒課程的壓力,以遊戲形式作主導,從中啟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所以我很喜歡這份工作,每天跟一班天真爛漫的小人兒在一起,人也變得有活力﹗


話雖如此,老媽子畢竟青春不再,偶爾體力上會有點力不從心﹗但每次看見他們的笑臉,又再次充滿力量跟他們跑跑跳跳。


我的工作除了支援來自華語背景的小孩外,亦會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小孩,其中以自閉症居多,亦有個別言語障礙或發展遲緩的。因為外國採用融合教育(Inclusion),所有孩子均有權入讀普通學校,而政府會撥款資助這所學校,用來訓練員工或增加人手等。


今年我的「孩子」(focus child)竟有四個之多。他們的情況不盡相同,但全部都有溝通障礙,不懂用語言表達,所以會有脾氣。因此多以手語和圖畫溝通,而我要不斷學習以應付他們的需要。雖然要花上自己的空餘時間,但卻很有價值。心想﹕我只跟他們相處六個小時,已經筋疲力竭;相比他們的父母,一星期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這算是辛苦嗎﹖可以讓他們的媽媽有一丁點歇息的時間,在他們的生命中共享丁點的時光,豈不快哉﹖


跟他們混熟了,會互相有默契,雖然不很強烈,但會感覺到他們的情緒,而那些小鬼也感應到我的心意,我深信這是上帝賜予的「特異功能」﹗


其中一個叫Matthew的男孩,由於他自出娘胎便對週遭很多食物、化學品、空氣等敏感,很多食物不能吃,泥膠也不能摸,洗手也要自備肥皂.....似乎世界上很多東西都與他無關。


他初來時極度內向,不說話也沒有表情,見人會緊張,會躲起來。可是相處之後,也大概用了差不多四至五個星期的時間跟他混熟,但當他信任你時,情況會截然不同。開始慢慢地展現笑容,放假前的一天,我跟他在砌積木,我們堆砌了一個很大的長方形;我打趣說要洗澡,他立即拿起一塊小方形積木往我身上擦,還第一次開懷大笑。這時另外幾個小孩聞風而至,加入戰團,好奇怪﹗以往有這情況Matthew肯定會走開,但今趟他仍然留在原來位置,與另外幾個小鬼一起把絲巾拋往我身上,因為他們說這是肥皂泡。我的同事看見這「奇景」,立即為我們拍照留念。


真的,笑一笑,世界更美妙﹗


 


                                                 條子衫嗰個就係Matthew喇﹗



 


 

2 則留言:

  1. 我對於融合教育有相當大的保留,早前一位教常規小學的同工致電電台,講述沒有受過任何培訓的老師,要照顧這些有特別需要小朋友的需要時,竟被那 phone-in 節目的主持人嘲弄,說她是否忘記了孔子「有教無類」的美德?當然我不會怪責那主持人的無知,香港的融合教育和國外的做法是完全不同,基於私隱,家長有權拒絕透露孩子的情況,令我們這群「一知半解」的人不知如何去協助他們學習,當有問題出現時,我們便被視為「不懂教」、「沒愛心」但受過高等教育但「沒有責任感」的老師﹗最重要是有一些家長「拒絕」接受孩子的「缺陷」,為了使他們能在常規學校「生存」,卻不理他們的「死活」,他們並沒有想過孩子是需要特別照顧,而政府卻以為只要給學校經濟上的支援便可將這問題「迎刃而解」,究竟誰才是無知呢?

    回覆刪除
  2. 同心。擕手。語共融2008年5月4日 下午7:19

    你說"這裡與香港不同...", 請問你在那個國家/地方呢?

    回覆刪除